TG反波胆官网入口
4万分钟素材央视重拍“丝路”纪录片
来源:TG反波胆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3-30 06:44:28

  自9月2日起,每晚10:40,大型国产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以下简称《丝路》)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此次丝路之旅的主角,不再是二千多年前的张骞,不再是叮当前行的寂寞驼队,而是一个个生活在曾经的丝绸之路上的当代人。该部纪录片的投入与制作极为庞大,拍摄共跨越8个国家,讲述了60个人的故事,素材长达4万分钟—最终浓缩为每集50分钟的8集短片。

  《丝路》首播之时,正值国家主席习出访中亚四国(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

  而一个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专家也将至中国陕西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丝绸之路申遗事宜。2006年,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2012年,该遗产项目名称最终确定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在内的共33处遗产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化申遗项目。

  “丝路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欧亚经贸通道,几经兴废。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丝绸之路沿线也成为全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势头最明显的一个区域。”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介绍,“《丝路》立项时,恰逢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中国题材、国际表达,把变化中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这是纪录频道的核心诉求。”

  相反,对于此次拍摄《丝路》的大背景,执行总导演李文举考虑得不多,他坦承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觉得没什么关系吧,也没有丝绸之路申遗方面的人跟摄制组有过接触,”李文举说,他们只是接到任务,“必须得组建队伍重新拍摄丝绸之路”,“至于布置任务的人是怎么想的,我也不清楚”。所以,他也不知道为啥,“台里决定再次拍摄同一题材”。

  实际上,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三次拍摄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纪录片了。此前的两部——1980年的《丝绸之路》和2006年的《新丝绸之路》,均由中央电视台和NHK(日本放送协会)合作完成。

  1980年拍摄《丝绸之路》时,中国平均每1000位居民中只有9台电视机。那次的拍摄,资金、设备和主创人员全部由日本NHK提供,央视只担当辅助角色,“所到之处,享受开通铁路专线乃至军车保驾的待遇”。《丝绸之路》被誉为当年纪录片制作的高峰。

  2003年,NHK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提出再度合拍《新丝绸之路》的建议。这次合作的成果,诞生了一对“异卵双胞胎”。中日双方一同选定丝绸之路沿线的楼兰、吐鲁番、库车、喀什、和田等10个拍摄地点后,各撰一套脚本,素材共享,剪辑分头,资金和人力也是各出一半。最终,中日两版的《新丝绸之路》同期推出,模样大相径庭。成片中,央视版《新丝绸之路》被定位为一部历史科普片,通过大量古装镜头,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场面;NHK《新丝绸之路》则除了探索历史遗迹,也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昔日丝绸之路上的居民,希望借机反映中国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后。

  是致敬还是模仿?2013版的《丝路》也将视线从古代转向了现代:“我们得知,在中国经济崛起的表象背后,人们的内心动力,与几千年前支撑丝绸之路的力量没什么不同:那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内心信念的坚持。”

  2010年,《丝路》的拍摄正式立项。随后,拍摄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普通人的真实故事,希望“这些接地气的人物,能引起最广泛受众的情感共鸣”。导演陈晓卿认为,“这些普通的个体才是丝路复兴的希望”。和他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样,《丝路》也展现出充分的人文关怀,希望能够通过记录现在进行时态的人和事,呈现出一条由普通人走出的丝绸之路。

  2011年7月,《丝路》正式开机。20余人的主创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大半个中国,远赴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联酋、卡塔尔、意大利7国拍摄。各种艰辛自不必言。为拍摄和田玉开采镜头,摄制组在采玉工人的帮助下,冒雪把重达70公斤的摇臂拉上海拔4500米的山间,一位年轻导演因高原反应加胃出血进了医院。在巴基斯坦北部,“我们拍摄点就在前阵子出事的地方,基地组织神出鬼没。当地也会派一些人保护我们,拿着AK47,这是我们最拉风的时候。”

  8集篇幅中,《丝路》一共讲述了60个普通人的故事。60个人中,有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诸宸,在罗马打拼的中国模特王诗晴,在西安求学的土耳其小伙阿福,在河南建造寺庙的泰国匠人奈,穿越喀喇昆仑公路30年的司机王建平,默默坚守岗位的邮递员老袁,立志传承“达瓦孜”的维族少年阿里木……

  故事都很励志,个个指向“新丝路上的追梦人”这一表述核心。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丝路》节奏跳跃明快,是一部采用国际化叙事方式的纪录片。“尤其在剪辑控制上,这一个节目下了很大功夫。每集平均有1100个镜头,最高一集达到1500个,这样的剪辑率使信息密集度提高了很多。”

  但正是这样讲述故事的手法,成了《丝路》播出后争论的焦点。每一集中,多个故事同步展开,穿插叙述,一个故事没讲完立刻进入下一个,下一个故事还没讲完,又已经跳回了原先的故事。

  央视制片人颜占领每看一集《丝路》都会在微博上发表评论。“都是很好的故事种子。可惜种子发芽后,长势一般,收成总量虽有,颗粒却不够生动饱满。不过偶有野生的果子掺杂其间,给人瞬间的鲜亮。”同为纪录片制作人的于继勇分析,“第一感觉,结构上很像列国图志,故事打散放进去。讲好普通人的故事,要有一定的体量。体量不足,打动人很难。”

  早在拍摄之初,主创团队已经设定了每一集的主题:开拓、坚守、传承、跨越、信仰……试图以这些描述“内心动力”的词为方向,串起这些故事,但当这一系列抽象词汇以同步展开、穿插讲述的方式展现时,普通观众难免看得吃力,更别提分辨每集的故事主题了。

  李文举:因为“丝绸之路”是一个已经拍过很多遍的题材了,大多侧重讲历史。这次有机会重新再去拍一遍,我们就想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表现,找不到新的方法,也没必要拍了。在准备的过程中,随着对内容的了解,一方面历史的内容别人都已经表现过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丝绸之路也是有很多东西可以拍的。我们仍旧是想更多地拍摄我们亲眼所见的丝绸之路。

  这肯定是个比较冒险的选择。因为每个人一听到丝绸之路,想到的首先是什么沙漠啦驼队啦,古代的人来人往啦,很难想到它现在依然有价值。大家说到丝绸之路,脑子里有印象的不会超过10个人。但他们只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记录、比较有名而已。事实上真正做事情、真正支撑着丝绸之路的,都是普通人。

  通过这些现代人的故事我们正真看到,他们跟古代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人追求的梦想、努力的事情都是一致的。丝绸之路带给他们隐含的联系还是在的,那种精神,是普通人都应该享有的东西。

  李文举:我们前期就有设想,根据每集的主题,预想要拍摄的人是怎样的。也有调研,从很多人里面去挑选。当然也不是说像选秀那样集中,但也花了很大精力,要一个人一个人去看。也有些是在拍摄过程中发现的,比如模特王诗晴,我们的目标本来是拍她的设计师,结果拍摄过程中发现了她。现实中很多东西是会变化的,我们是纪录片,只能跟着真实情况去拍摄,不能削足适履。

  李文举:我在网上看过一些反馈,大部分人觉得还是挺好的吧。很多人一开始不太接受多个人、多个故事这种快节奏、大密度的方式,但从收视率来看,一天比一天高,观众的反应也一天比一天好,这说明大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而且丝绸之路的受众面本来就比较狭窄,一般人只是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我们的考虑是,丝绸之路是一个整体,但我们就是故意这么跳来跳去的,把时间和空间的线索完全打散。这是属于我们范围的事情,算是一种尝试,我们也没法搁到观众的想法里,虽然知道要尽量贴近观众,但我们也有我们的想法。现在这样的好处是信息密度高。表面上看,我们拍了大量个人的生活、个人的故事,但事实上还是想讲“丝绸之路”这个大的主题。

  李文举: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主旋律”的。我们没刻意往主旋律的方向走,但它肯定是一个主流的纪录片,适合媒体播出的纪录片。对向上的、美好的东西的描述,是人本性里的东西,和政策不相关。最初接到台里的任务,只是告诉我们要重拍丝绸之路,没过多要求。整个拍摄过程中,上级没有一点干涉,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最终呈现的大多数都是我们这个团队的想法。

  李文举:大概是1分钟2万。是中央电视台投的钱,在国内算得上是比较高的投资了。

  9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国际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这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艺术论坛之一,来自亚洲和欧美各国的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近80位馆长及资深策展人就亚洲艺术发展问题展开了对话。

  “这次策展人论坛的提议,是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提出来的。”据广东美术馆介绍,“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作为“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子项目,是亚洲美术策展方面的细化和专业化的延伸。

  “策展人”(curator)对于很多艺术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国急需和西方当代艺术运行模式接轨的今天,中国策展人与国际交流也显得愈发重要。

  整个活动由论坛和案例展两部分构成。论坛以“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为议题,讨论环节包括“提案报告”和“专题圆桌会议”;案例展主题则是“回到亚洲?亚欧美术策展案例展”,力图呈现亚欧策展人及美术机构的策展实践。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顶级的艺术策展团队将尽可能复原工作现场和流程,揭示案例背后的工作方式与态度,以及蕴含其中的世界性与当代性。

  目前,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东京1955—1970:新先锋派”、法国赛尔努奇博物馆的“越南印象—从红河到湄公河”、韩国首尔美术馆的“桃源梦”等展览提案已经脱颖而出。此外,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应邀前来。他们将共同从亚洲出发,探求大国际视野下亚洲本土的策展意识、亚洲艺术的现状、未来以及今后各国的合作。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介绍,这是一个“关于策展的展览”,暗含了不同文化、学术背景的策展人对亚洲艺术或亚洲艺术史的理解和建构,并通过收集、复原与展示策展过程中产生的文献,竭力体现出“亚洲”语境下迥异的表述和创意。 “希望各国的美术馆长和策展人,能够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亚洲艺术的当代意识是什么,亚洲当代艺术该如何往前走,如何与西方美术馆对话等一系列问题。”罗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