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海关助力辖区茧丝绸产品出口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3-12-08 01:47:19

  河池12月4日讯(通讯员蒙谦)近年来,随着河池市茧丝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河池”的发展格局。在日前召开的2020中国(河池)丝绸大会暨中国丝绸交易会上,河池市喜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丝绸新都”称号。

  “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我们公司生产的生丝很多都销往东盟国家。不过前几年,我们的出口物流没这么顺畅,根据相关规定,出口产品需要属地检验,我们要等当地海关检验完成后,产品才能出厂。今年河池海关专门为宜州蚕丝绸企业定制了新的监管政策,让我们的商品可以先行运抵江浙大型交易所存放,极大缩短了资金回笼时间,大幅度降低了出口成本,提升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宜州嘉联茧丝绸经营部经理魏晓亮说道。

  魏晓亮提到的海关新政,正是河池海关为茧丝绸企业量身定做的“出口生丝注册登记+远程影像辅助检疫”监管改革。“受疫情影响,辖区很多生丝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出口一下子就下降,我们逐家走访企业,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出口堵点,在上级海关的支持下,大胆提出了改革方案,创新监督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通关条件。”河池海关监管科科长蓝乐筠介绍说,该改革项目是结合河池茧丝绸企业出口生丝产品查验困难的实际,通过事前风险研判,为出口企业分类分级并实施注册管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视频查验方式实现对不在场内的货物进行远程视频查验,在不限制出口查验场地的同时,也将出口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3天压缩至1小时,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也为企业节省了出口成本。1-10月,河池海关辖区企业共出口茧丝绸产品及其副产品共278批,并呈现出逐月回暖趋势。

  冷冻蚕蛹作为茧丝绸产业的副产品,一直以来,被当作养殖饲料在国内低价出售,埋没了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广西海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了宜州蚕蛹资源丰富和国外市场的大量需求,筹划开拓国际市场。为了让产品顺利实现出口,河池海关与宜州区政府合作,派出专家组深入车间,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加工工艺、冷冻冷藏等所有的环节的技术控制开展全程指导帮扶,“手把手”帮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按照韩国、泰国等不同国家对蚕蛹进口设置的不同标准,对企业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做全面验估,指导企业完善危害分析、预防控制、原料验收、产品追溯等方面的体系,最终攻克难题,帮助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使冷冻蚕蛹“变废为宝”。1-10月,辖区企业共出口冷冻蚕蛹14批,货值872万元。

  此外,针对部分丝绸出口企业没有充分的利用好自贸区协定政策的情况,河池海关联合宜州区政府,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深入重点企业一对一解读政策,建立蚕丝绸企业外贸政策咨询群,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进行宣传,鼓励企业通过申请原产地证书,减免在进口国的税收,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广西海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昌海说:“拥有了‘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这张‘纸黄金’,我们公司出口到东盟国家的产品享受到了最优惠的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出口成本。”

  据了解,今年以来,河池海关已为辖区企业签发各类原产地证114份,签证金额达2500万元。特别是下半年以来,该关相继推出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原产地备案“两证合一”、原产地证办理“绿色通道”,及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措施,实现网上审批零延时,助力河池与东盟经贸合作跑出“加速度”。

  用说唱的方式让法律“活”起来,广西开展“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